大明不革命_第5章 大明的社会矛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章 大明的社会矛盾 (第5/8页)

遍地都是。

    ??城市人口很可能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三十了。

    ??男性识字率超过七成,女性识字率也超过三成,总识字率超过五成。??

    ??尤其是主要的大城市中,总识字率可能超过七成,男性更是基本都能看懂简单的告示。??大明的工匠和商人群体,包括前世历史教科书上经常提到的工人、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群体的规模,此时已经非常庞大了。

    ??工匠和商人的绝对数量和规模当然还比不上地主和农民。

    ??但是地主和农民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乡村,而工匠和商人群体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城市中。

    ??城市又是现在的大明社会的核心。

    ??工商业群体已经有能力通过控制城市来主导社会秩序了。

    ??但是,此时的大明在地方上实行分封制,非常接近前世历史学概念上的“封建制度”。

    ??中央朝廷也有很多鼓吹压制工商业的守旧地主和学者。

    ??在整个社会和朝廷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群体,仍然是传统的土地贵族和士大夫群体。

    ??崇祯虽然提高了工商业群体的社会地位,但是没有能力削弱传统贵族群体,崇祯自己也是传统贵族的代表。

    ??按照基本的政治逻辑,社会制度要适应经济基础,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社会矛盾。

    ??本来应该成为社会主体的群体如果长期被压迫,关键是无法通过合法的手段获得应有的地位,就有可能会通过暴力手段夺取自己应得的地位。

    ??也就是武装革命。

    ??朱简烜就算是不去做直接的社会调研,也能根据前世学习到的历史和政治知识判断:

    ??大明商人和工匠群体,对地方封建领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