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第2/2页)
教无类。这才是他儒家思想。 ??“因此,我们在小学过渡到初中,初中过渡到高中的时候,都会设置一场升学考试,只有度过考试之人,才能继续学习。” ??“原来如此,後世的教育制度,竟然如此精妙!” ??孔子觉得,自己悟了! ??自己有教无类的思想只是一个大的方面,只有一个大的方向。 ??可是很多细节上的处理,他是没有想到的。 ??但是後世子孙想到了,不仅仅是想到了,他们甚至做到了,做好了! ??这样严密的升学制度,选拔制度,只存在於自己的理想当中吧,可是如今,却呈现在自己眼前! ??这便是後世子孙的又一伟大造物吗? ??“细细思量过後,仲尼拜服,深感此制度之精妙,相比春秋时期,已是有如云泥之别。” ??“若是当年的稷下学宫肯如此培养人才,何至於没落。” ??这一刻的孔夫子,感慨良多啊。若是这种制度出现在我春秋,该有多好? ??“我的天,原来咱们的应试教育制度这麽牛逼的吗?为啥我一点感觉没有?还觉得小时候背课文累的要死。” ??“那是因为你生在现代,你和古代人比一比。当时知识都被世家大族垄断,寒门难出贵子。” ??“隋朝出现科举制度虽然延绵了一千多年,号称选贤举能,但也大有弊端,逼疯了不知道多少人。” ??“没错。科举没考中的文人还少吗?写聊斋的蒲松龄,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巢。我甚至还依稀记得当年学的那篇文言文《范进中举》” ??“对,我记得范进中举之後,直接就半疯了。对比之下,你就知道咱们的应试教育制度,有多麽先进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