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0章 跪着生,站着死(求月票) (第5/11页)
语了。 …… 另一边,道生、慧持,以及一名儒雅的中年人行走在东林寺内的羊肠小道之中。 “宗居士已有十余年未曾回来过了吧?” 慧持开口道。 中年人微微点头,看着有些熟悉,可又和记忆中完全不一样的东林寺,感叹道:“亦有十四个春秋了,上次来,还是在远师圆寂之时啊。” 道生道:“浔阳守造墓,谢灵运撰文,宗居士立碑,也是一番佳话。” 中年人摇头,神色哀伤:“道生大师过誉了,少文只是缅怀远师,这一走便是十几年,有亏远师教导。” 他第一次来庐山东林寺时,只有二十七岁,那个时候慧远已近古稀,只是他的兄长不喜他之游手好闲,只在东林待了不到两月,便强行要他下山去了江陵。 第二次的时候,已是他三十岁的时候,可却不适应当时越发壮大的白莲社动辄出入成群的姿态,由此便独自下山。 第三次,便是慧远圆寂之时,他听到消息赶来庐山为慧远立碑。 他就是白莲社的十八高贤之一,宗炳。 他从未做过官,可是许多人就是喜欢他。 当初大宋开国皇帝刘裕就曾多次征兆过他,最近的一次,便是刘裕开国不久,曾以太尉之职邀他做官,并兼“行参军”、“骠骑将军”。 刘裕给予一个从未做过官的文人这麽高的职务,这是头一回。 可知道,刘裕征在当时还同时征兆了十六年年前他任镇军将军时任他的参军的陶渊明,却仅仅是给了个掌管国史的六品闲职——“着作郎”。 可以想象刘裕对宗炳的认可度有多高了。 “远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