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大虚惊太孙访私塾 (第3/4页)
从下笔。请问先生,这怎麽解?” 吴先生微笑道:“为科举而科举,先生所授揣摩圣意,学生所学猜测考官,是以学不能致用也。请问皇太孙,明朝疆土之大,各省教育强弱不同,江浙考生之首,与两广考生之首,相较如何?” “自不可同日而语。” “但江浙乡试所举之举人数量,却与两广举人数量相同, 汇集至会试,整体考生能力又会如何?” “自是两极分化。” “会试、殿试为何而举?” “自是为京城朝廷选拔人才。” “京城的人才,是否需要平均来自大明各省?” “自是不必。” “皇太孙,您已经自己有了答案,老夫何必多言?” 皇太孙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又问道:“若是科举有所改革,今年乡试、明年会试上,可否能立刻试行新法?” “若皇太孙为今年考生,你以为如何?”吴先生笑道。 皇太孙心中感慨,再次向吴先生作揖道:“多谢先生指点。”说完,便带着众人离开了望南私塾。 等皇太孙他们走远,呼延锦跳下树来,只听吴先生叹到:“荏苒二十载,大明国泰民安,看来永乐确实比当初的建文,更适合做大明的皇帝。” “先生,那为什麽我们……”呼延锦忍不住问了这个埋在心里很久的问题。他是在永乐朝长大的,亲眼见到大明国力日上,百姓安居乐业。他就一直不明白, 父亲他们那些人的坚持,到底是为了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