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_第109章 黄铜时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9章 黄铜时代 (第2/2页)

    ??矿工们砸矿石的这些天里,我还是继续在研究炼铜炉的结构,也能想到应该给炉里鼓风,可是怎麽做呢?

    ??首先是进入炉体的风道必须得耐高温,这就只能用陶器来做了,所以我让陶工们抓紧烧制一根陶管,内空直径在5厘米左右,长度有1米出头的样子。我打算烧出来以後把一头插入炉壁内,另一头接风箱。

    ??然後是做一个风箱,这个在後世见得多了,但做起来也费了不少力。

    ??箱体是木制的,用窄木板拚成一个直径25厘米左右的圆筒,长度有1米2的样子。活塞是在一个直径20厘米的木柱上捆上几层羊皮,直到感觉在箱体内拉动时有点涩阻。

    ??最麻烦的是进出风口的制作。理论上应该是采用单向瓣膜结构,但做起来才知道难度——瓣膜应该怎麽样固定在风箱端面上?

    ??瓣膜是用精制过的羊皮做的,去掉毛并压薄过,但固定就成了一个大问题,风箱端面上挖了两个圆孔,直径都在5厘米以内,其中一个连接鼓风的陶管,另一个连向风箱外的空中。连接陶管之前,我拿着几片羊皮,看着那两个孔犯了难。

    ??要是在後世,有上百个可供选择的方案:用强力胶、用铁钉、用铁丝……对了,我不是有一点点炼好了的铜麽?

    ??用铜斧小心地砸那些产出来的一点碎铜,造出了几颗铜钉,才把固定瓣膜的事情搞定。

    ??後来想一想,其实也可以在板上穿孔,用鹿筋拴上固定的。

    ??4月底的时候,估计各城的庄稼应该已经出苗了吧,而我的新炉也已经安装到位了。

    ??炉外三米处,地下用粘土做了许多方槽,用於接收铜汁,制作铜锭,方便以後制作不同的铜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