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_第50章 压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章 压线 (第2/4页)

,俩人都觉得自己的好吃而对方的不好吃,於是争辩了一路。

    “你得了多少压岁钱?”芳芳忽然问道。

    “几文钱。”张昭华平时得的零钱多,也就不在乎压岁钱能拿多少,但是显见芳芳她们还是很在乎压岁钱的,便问道:“你得了多少?”

    “我得了足足十五文呢,”芳芳很高兴的样子:“还有去别人家拜年得的,加起来有四十多文了!”

    张昭华她们逛了好一圈才走出了灯市,往土地庙那里走去了,说是土地庙,其实是很小的一个神龛罢了,但是村民拜的虔诚,来来往往经过都要拜一下,还听粮长说过准备明年集资修一个小庙出来,是真的庙,不是这麽个方寸之间的神龛。

    今晚上除了上元夜的灯会,最重要的还是社戏和社祭。

    所谓社祭,就是社神崇拜,从商周以迄明代,社祭都是官方民间重要的祀典。宫中有社稷坛,礼仪一如宗庙,府县有大社、国社,小到村户,就成了小小的神龛——那麽祭祀谁呢,祭祀的是後土。

    祭祀後土,但是渐渐却配以句龙,这是社神人格化的开始,此後凡是有功德於百姓者,均可被民间立为社公、社神,这就是所谓的“土地神”。

    祭祀社神的社日,有春夏秋冬四个或者是春秋二祭,在乡下更注重“春祈秋报”,所谓的“社会”,不是指後世广义的社会,而是社日时候民间祭祀社神所举行的各种庆典活动的结会组织——如今永城及附近十里八乡的社会,就是由粮长组织牵头,去年在城里,今年就在乡下结社。

    立社是有规矩的,举行社会社祭也是有规矩的。

    比如说按规定来说,社庙要栽植树木,旁边要有巨石,但是这麽个小地方没有庙,只能把土地神的神龛设在树下,後面立一块不大不小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