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_第6章 牌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章 牌坊 (第5/5页)

将马寡妇配了这个鳏夫算了――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国家草创的时候,她记得历史上经历动乱之後的国家是迫切希望人口繁育的, 所以比如像勾践治理越国的时候,就规定女子到一定岁数要嫁出去,否则就要问罪她父母,像唐朝、宋朝初年政府鼓励年轻寡妇再嫁,将人口的增减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指标。

    明朝也是汉人正统皇朝,为什麽却并不鼓励寡妇再嫁呢――

    这个问题她其实隐晦地问过张从叔,张从叔刚开始跟她讲了一番女子贞节的大道理,後来看张昭华并不听信,就给她道了真相,说宋朝之前能守节的寡妇寥寥无几,还大都是自己不愿嫁人的,宋朝朱熹说了存天理灭人欲之後,社会的风向就在慢慢转变,不过终宋之世,能守节的女子也没多少,民间还是该娶的娶该嫁的嫁。

    直到元朝,女性守寡行为才成为社会的主流观点和标准的社会典范。

    元朝对寡妇守节的表彰制度也延续到了明朝,同样延续下来的还有殉葬制度,而这两样在某种意义上又是差不多的。

    不过还是要说明,她所在的这个时代虽然鼓励和提倡寡妇守节,但是也不是强迫所有寡妇必须要守节的,寡妇可以听其再嫁,没有什麽处罚,但是对於能守节的人,是旌表门闾,免除本家差役的。但是这个表彰也是有限制的,是“30以前夫死守制,50以後不改节者”,才能获得官府的表彰。

    马寡妇是二十九岁守的寡,为了给蓝蓝挣一座牌坊让她在夫家好过,也就真的不再嫁了――论这儿,村里人也都多少迁让她。

    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