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章 祭灶 (第2/4页)
灶锅饼,当然都是有钱人才买的,普通百姓就农村大多是自己动手发面制作,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 祭灶除了用锅饼,还有灶糖。灶糖就是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张昭华虽然爱吃糖,但不爱吃这种麦芽糖,吃起来杂质多,一块就甜的人牙齿打颤,而且她害怕自己一口开始换牙的牙齿变成龋齿,就一块也不动。 城里也有卖的,灶糖有红球、白球、麻球、油果、寸金、脚骨、白交切、黑交切等各种名字,但本质上都是麦芽糖做的,只是红球就是加了红枣的,寸金就是加了蜜桔的,白交切是加了白芝麻,黑交切就是加了黑芝麻而已。 张昭华以为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但是王氏说不是对付灶王爷,而是对付灶王奶奶的,灶王爷嘴巴老实不多说话,但是灶王奶奶嘴巴太碎,爱说闲话,家里大小事情都知道,为了对付她才用麦芽糖糊了她的嘴巴——这麽一说张昭华觉得乡下的这些神明不再是庙里寺里那种威严高贵的模样,就好像是活生生的人物,而且还是有私欲的人。 祭灶仪式在晚上进行,当然开始前要先请出灶王爷和灶王奶奶。这个时代每家每户祭祀灶王,但是祭祀的规格不一样,有专门砌出神龛的,像这样的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也有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便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 张昭华家里头没有灶王龛,但是有灶王神像,要请出旧的灶王神像来,放在院中,然後挂上新的画像上去。晚上的祭灶开始时,张家一家就贵在灶王爷神像前面,张麒和王氏奉上祭品,张昭华就跪在後面怀抱一只大公鸡。 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