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九章 8宝粥赈灾(1) (第3/4页)
不,更准确地说,应是三十年後的一个名人。 姓陈名东,丹阳人,靖康之耻时不惑之年,那麽如今确实十岁左右。 应该就是他了。 三十年後,徽宗内禅, 钦宗即位,一个叫陈东的太学生,对朝廷jianian臣当道、误君误国的局面痛心疾首,联合一众爱国学生上书,呼吁诛灭jianian佞、重振朝纲。更请愿,力求朝廷复用主战派李纲。姚欢前世,虽然唐诗宋词除了那些大路货外就背不得几句,但陈东上书的那段话,当真是印象深刻。 “今日之事,蔡京坏乱於前,梁师成阴谋於後。李彦结怨於西北,朱勔结怨於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於辽、金,创开边隙。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看看人家北宋时候的大学生,看看人家北宋时候的文士,多麽敢说,多麽能说,针砭积弊,半句废话没有,每个字都在点子上,而且不用生僻字,说的都是连文盲群众都能听懂的人话。 汴京六贼,从陈东的檄文後,遗臭万年。 原来,这位伟大的爱国者陈东,在还是小朋友的时候,思路就是这麽清爽! 姚欢上前,摸摸弟弟姚汝舟的头,对陈东道:“多谢你照看他。嗯,你方才说的,道理自是不错,但说完了道理,吾等还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总不能教这些东西,白白烂在太学的仓房里吧?” 因又问杨翁:“仓房里这些还能吃的米,约多少石?” 杨翁道:“得有三十石。” “留在太学学舍的学生们,加上仆役们,每日须米几何?” “也就五斗吧。” “十日就是五石,那还有二十余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