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章 朝廷反应 (第2/4页)
道: ??“征讨大都督(褚裒)兵败於代陂(今山东滕州),向朕上表,请求辞去官职,众卿家以为,此表是否应该应允。” ??建武将军、扬州刺史,特许参与朝政的殷浩急忙出列道: ??“回禀陛下,代陂之败,过错并非全在征讨大都督,是王龛等人作战不利,怎可让大都督一人承担罪责。 ??“还请陛下驳回褚公辞章,下诏将王龛的罪过公之於众。” ??众臣闻言,也纷纷请求褚太后保留褚裒的官职,将罪过加於王龛。 ??代陂之战,确实是王龛作战不利,这没什麽好说的。 ??当时鲁郡有五百余户百姓约定归附东晋,褚裒派遣部将王龛率领三千将士前去接应。 ??王龛遭遇李农的两万骑兵,大败被俘。 ??然而褚裒坐拥三万大军北伐,仅仅一场三千人的败仗,就将他吓回了广陵。 ??代陂战败,固然是王龛的责任,他寡不敌众。 ??但北伐失败,二十万流民之死,褚裒负有无法推卸的责任。 ??满朝文武并非不明白其中的真相,但王龛已经做了俘虏,而褚裒是太后的父亲,也就只能欺负身为俘虏的王龛不能来到建康自辩清白,於是将罪过统统推到他的头上。 ??褚太后当然清楚其中原委,但为了保住父亲的名誉,也不愿父亲一直生活在自责与懊悔之中,她只得顺应众人之请,命大臣代为拟诏,细数王龛之罪,同时又派遣使者往广陵慰问褚裒的病情。 ??议过王龛之罪,便是有关桓熙的捷报。 ??此前桓熙在出师前的奏表上,曾提过,要克复长安,迎太后还於旧都。 ??如今桓熙果真拿下了长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