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我的权臣父亲_第42章 出兵与否(300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章 出兵与否(3000) (第2/6页)

“更难得的是,主公麾下这一万精兵,皆是难得的力士,若能调用得当,必可所向无敌。”

    ??王猛并非恭维,桓熙麾下的战兵,本就是由他精心挑选出来的勇士。

    ??成军之後,勤练不辍,又每日供应rou食,强健他们的体魄,放眼整个天下,也算是少有的强兵。

    ??然而,要说缺陷,桓熙这支精兵也存在南方军队的通病,骑兵力量过於薄弱。

    ??一万战兵之中,满打满算,也不过千骑。

    ??汉中自然是产马的,只是马种较为特别。

    ??它们虽然具有耐粗饲、耐渴耐劳、适应性强、易调教、繁殖率高、抗病力强、善走山路等等优点。

    ??但唯独一个致命缺陷,让其难以成为优质战马,即体型过於矮小。

    ??汉中所产马匹,在後世又称宁强矮马,是春秋战国以前,古羌人由青海游牧南下,进入宁强县时所留下的马种。

    ??宁强矮马成年後的体高在90-106cm之间,这对於战马来说,明显是不合格的。

    ??桓熙也是四处搜罗,才得了一千匹合格军马,因此,他麾下的骑兵,都是单人单马,并不具备长途奔袭能力。

    ??起初,桓熙不是没想过开展对外贸易,用以求购良马。

    ??可西邻小国仇池对桓熙无比忌惮,虽然国力衰微,不敢纵兵侵略,亦不愿与桓熙开展军马贸易。

    ??而一直以来,都与东晋关系亲密的前凉,却有後赵阻隔,纵使前凉张氏愿意与他贩马,但也不可能穿过後赵的国境,将军马送来汉中。

    ??改良马种又是一件极为漫长且复杂的事情,与其指望改良汉中马种,倒不如早些占据关中,打通与前凉的联系,谋求河西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