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我的权臣父亲_138.第137章 民念其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38.第137章 民念其德 (第1/6页)

    ??第137章 民念其德

    ??桓熙当年推广耕杷耱技术,并没有在南方地区引起太大的反响。

    ??毕竟耕杷耱技术的主要作用,在於保留土壤中的水分。

    ??而南方降雨量充足,土壤、气候与北方存在很大的差异。

    ??但曲辕犁却不同,当桓熙将成品与图纸分别送往江陵与建康,立即引起了桓温与朝廷的重视。

    ??原时空中,曲辕犁就是在唐朝後期,率先出现在江东地区,故而又称江东犁。

    ??当时,曲辕犁传入北方盛行,还伴有一个小故事。

    ??在唐懿宗咸通五年,一名北方商人来到江东进货,订购了一批曲辕犁,在交货时,商人见曲辕犁又短又小,犁辕还是弯曲的,以为对方用残次品糊弄自己,就将官司打到了县衙。

    ??县令於是提议,让北方商人以直辕犁与曲辕犁比赛耕地,实际看一看孰优孰劣,商人欣然同意。

    ??比赛当天,高大的直辕犁很快就占据了优势,犁地更快,但转向笨拙,总会被曲辕犁追赶上来。

    ??最终的结果,还是直辕犁以微弱的优势,率先将地犁完,但北方商人却认为是自己有眼不识金镶玉,带着曲辕犁高高兴兴回了北方。

    ??究其缘由,是因为直辕犁与曲辕犁牵引方式不同。

    ??直辕犁高大,因此,cao作起来,需要二牛三夫。

    ??耕作时,两牛相距约七八尺,中间横一杠,二牛抬杠,杠後接续辕犁。

    ??一人在前牵牛,一人坐於杠上,脚踏辕犁,控制犁铧入土深浅,一人在後扶持犁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