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章 改革军制 (第2/4页)
??桓熙摩拳擦掌,想要在梁州大展拳脚,而最先便是在军队进行改革。 ??枪杆子里出政权,如果不能抓牢军队,哪怕是天子,也只能作为傀儡,任权臣欺凌。 ??梁州原有三万守军,其中掺杂着许多成汉降卒,他们的军事素质良莠不齐。 ??桓熙与长史朱序、司马邓遐、参军桓伊、沈劲等心腹商议过後,决定把军队分为两部。 ??其中之一,名为战兵。 ??战兵不事生产,由官府提供衣食,发放军饷,解决他们的後顾之忧。 ??军饷定额参照後世唐朝边防军的标准,年赐春冬衣物7件,绢布12匹、栗12石。 ??而战兵的规模,暂时定为一万人,其中就包括了桓熙从江陵带来的五千将士。 ??桓熙如今掌握梁州财税,也有底气能够养下这一万战兵。 ??战兵之外,便是州郡兵。 ??州郡兵与其说是兵,倒不如说是乡勇,他们半农半兵,只在农闲时,偶尔被召集,进行简单的城防演练,因而并不承担进攻任务。 ??当然了,官府也只会在他们被召集时管饭,极大的缩减了财政开支。 ??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桓熙相当於是集中资源供养战兵,而州郡兵则只作守城之用。 ??至於沈劲募来的一千部曲,不在二者之列。 ??消息一经发布,各郡守军无不摩拳擦掌,想要应征战兵。 ??在唐朝以前,是没有当兵吃饷这一概念的,仅有军官才有俸禄,普通军士只能得到一口温饱而已。 ??如今桓熙开恩,为战兵提供军饷,立即引发了将士们的积极性,纷纷踊跃报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