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2章 农人献术(3000) (第2/6页)
他对底层百姓抱有一定的同情,毕竟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中,从没有哪位皇帝,对底层百姓的苦难,有朱元璋那样深刻的认识。 ??他所推行的许多制度,出发点是好的,不过是受限於自身的认知水平,以及被後人、底下人曲解意图。 ??明朝初年,粮长制度的设立,使得jianian猾之人巧立名目,以此牟取暴利。 ??但这是在推行均田制的关陇,桓熙治下没有那麽多的苛捐杂税,民众要缴纳多少的税赋,也都一目了然。 ??总体来说,雍、秦、梁三州百姓需要承担田租、户调以及力役。 ??田租为每年三石米,户调也就是人头税,为绢一匹、绵三两。 ??而所谓力役,也就是徭役,成年男女每年都需要无偿为官府服一个月时间的劳役。 ??当然,不愿服徭役,也可以出绢,每丁可按每天缴纳绢三尺的标准,交足三十天的数额,以代替徭役。 ??而无力缴纳户调,桓熙也为他们想了办法,即多承担十五天的徭役,即可免除户调。 ??不过在均田制下,还没有人为了省一匹绢,三两棉,而自愿多去承担徭役,反而有大部分的人都愿意出绢,以免除徭役。 ??没有了巧立名目的机会,又是粮长轮值制度,这些粮长自然也就失去了鱼rou乡里的机会。 ??张高平是这支运粮队伍的一员。 ??此前桓熙北伐,有许多三辅百姓前往献粮,得以免除两年的赋税,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胆量前去迎接王师,同样有许多的人害怕王师退出关陇,凶残的羯人打击报复。 ??於是当初献粮的民众能够安享两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