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十八.就得拳头大 (第5/5页)
国时期,委鬼国史官所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因为深埋地底,因而躲过了初皇帝焚书坑儒,本朝被盗墓者所发现。其中部分史料与其它史籍记载相同,比如前面讲的周天子三次伐楚的相关记载。 而又有一部分,与宫廷正史所录截然不同,禅让之事便是其中之一。 在《史记》中,尧帝因为品质高尚,被大家推举为首领。因为儿子丹朱品行不端,不适合继承王位。之後便传位给以孝道闻名的女婿舜。舜年老後,便将位置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是为禅让制,公天下也。 但是《竹书纪年》所记载的,却与之完全相反。“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按照这种的说法,尧帝并非要将部落交给舜,而是要给自己的儿子丹朱。舜发动政变成功,将尧囚禁致死,而他的儿子丹朱也被流放。按照《竹书纪年》的说法,之後舜传位给禹,也不是主动禅让,而是被权臣禹放逐远方而死。 而在同一时期里的《韩非子》对於尧舜禹的禅让,同样持否定的态度。《韩非子·说疑》:“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由此可见,《竹书纪年》所载,并非孤证。 仇飞略作思考之後说道:“《竹书纪年》这本书,我也有所耳闻。作为古籍,研究是挺有必要的,但不能以此论定,其记载就绝对准确无误。” 清心子呵呵一笑,不置可否:“关於尧舜之间禅让之事,这里姑且不谈。就讲讲对舜传禹这事的一些看法吧。” 仇飞不耐地说:“我就希望你说快点。” 清心子开始提出他的质疑。这还是得从那场史无前例的大洪水讲起,也就是大禹治水的始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