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_第172章 东关濡须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2章 东关濡须坞 (第1/4页)

    ??第172章 东关濡须坞

    ??选在秋收动手,自然是打着因粮於敌的算盘,最少也得让敌军不能安稳的进行秋收。

    ??为了保证秋收的顺利,李元徽遣大军驻扎在濡须水的东关一带。

    ??各部沿着濡须水两岸,夹水下寨。

    ??随後又命郭兴率天柱山营驻守历阳,徐州左营、徐州右营驻防广陵和江都,并亲自巡视了一下沿江各处的防务。

    ??确保历阳和江都不会给敌军可乘之机。

    ??而濡须坞,则是李元徽给东魏军准备的主战场。

    ??濡须坞的位置,在濡须水流向长江的入口处。

    ??东汉建安十七年由孙权派人筑以拒曹的关寨,卡住濡须河口,形成东关,当时又名濡须城,又因其寨似“偃月“故称为偃月城或偃月钨。

    ??原先城上还刻有“濡须坞“三字,相传字为孙权所书。

    ??大燕一统之後,濡须坞就废弃了。

    ??早在七月李元徽就人重新修筑关城,也就是濡须坞。因为这一地区防御核心就在於关城。

    ??这种坞城都是紧靠岸边,背水而立,面向平地。实际上是半水半陆。濡须坞之所以被称为偃月城或偃月钨,是以为是在水边筑起一道弧形坞墙,作为防御工事,临水一侧,船只可以驶入坞内,靠岸停泊。因为水中无法筑墙,故在浅水处立栅,留有栅口可以通行。

    ??这也是为什麽濡须水又被成为栅水,濡须口被称为栅口的原因。

    ??当然,孙吴所修筑的关墙是为了防北面的强敌,李元徽修关墙是为了防南面,所以侧重点和防御重点方向都是不一样的。

    ??但总体思路都是来自吕蒙的“夹水立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