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1章 乾旱 (第4/5页)
,至少浇过水後,田里的作物不那麽容易乾枯。” 村长也道:“是啊,不能让作物乾晒着。大家别泄气,我们这里算好的,至少还有河水,有的地方没有河没有水,比我们惨多了。” 满金叔叹气:“只怕再过几天,河水也要干了。” 村长:“所以要多存点儿水。” 满金叔:“能存多少?再多也不够用的。” 广丹叔道:“要不大家凑点儿钱,在村子里面多打两口深井?” 三叔公叹气:“打再深的井,水上不来,还是没用。” 众人全部苦了脸:“要怎办啊?” 李易书对李周乐和温子夏道:“我已经写信给韩jiejie了,相信韩jiejie会帮我想道应对旱灾的解决办法的。” ……………… 韩诺真没有什麽有效地应对乾旱的办法。网络上所有应对乾旱的办法都是提前预防,但现在李易书那里早已经开始乾旱了,都不给他们预防的时间。乾冰降雨?这是现代的方法,古代哪里有乾冰?这个办法pass。唯有引渠和打井两个办法有一定的效果了。 挖渠好说,只怕河中的水进不到渠中,那就再配一个水车。水车是咱华夏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非常有用的灌溉工具,貌似李易书的世界没有水车。韩诺在网络上找到水车的图片和机构分部图,包含各种数据和安装方法全部打印下来。 再说打井,李易书在信上写了村民们想要打井的想法以及困难,如今旱季,打井至少要十多米深才能打到水,可这水很难冒上来,,使得众人提水非常麻烦。现代技术肯定能解决这个麻烦,韩诺想道了农村用的手压井:一个不大的金属储液罐安在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