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42.第142章 淮南纸贵,利益链条 (第4/7页)
拍马屁,自己对军师敬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总之,得了这个晒盐方子之後,他便再没烦过秦瑱。
??倒是秦瑱的工坊建到一半,又让糜竺派人前去荆州采购甘蔗。
??甘蔗在这个时代叫做柘,远在商周之时,就是制糖的原材料。
??及至东汉,已经开始可以生产砂糖。
??只不过在这个时代类似於红糖,是一种稀有奢侈品。
??类似於寻常百姓能接触到的,多为麦芽糖。
??像是秦瑱带孩子出门逗乐之时,买的糖也只有麦芽糖一种。
??他寻思既然现在已经搞精盐了,索性便将白砂糖也搞出来。
??而糜竺对秦瑱的要求,自也不再抗拒,索性又派人去荆州采购。
??如此时间来到了十月下旬,在秦瑱努力下,第一批宣纸成功面世。??
??而当宣纸出现的那一刻,顿时引起了淮南士族的疯狂追捧。??要不说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苦逼呢。
??由於迟迟没有一种合适的知识载体,故而这个时代的主流还是使用竹简。
??可竹简这个东西又贵又沉,保存还不方便。
??简单打个比方,这个时代的竹简长短,一般都在一尺到两尺左右,一根竹简能写二十多个字,一卷简牍六百字左右。
??似《论语》这种一万五千多字的长篇,就需要整整二十七卷,重达百斤。
??像是他老丈人蔡邕号称藏书万卷,实际上也就藏了几百部书。
??但就是这几百部书,却消耗了他老丈人的所有钱财。
??导致蔡邕常年处於清贫状态,连带他媳妇和蔡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