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16世纪英格兰_第52章 只是顺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章 只是顺带 (第3/6页)


    ??庄头喜道:“这麽多?”

    ??管家一脸不屑:“多?你知道普利茅斯那边的亩产是多少麽?最少也240多磅,而且多数都是小麦,人家拿的,是你们的三四倍。”

    ??庄头呆若木鸡。

    ??管家一巴掌拍醒了他:“记住了!千万别传出去!”

    ??16世纪英格兰小麦种植面积只有农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

    ??但这个时期,农业技术无疑是在急速发展的。种子收获比很快就提高到1比9,亩产迅速增加。不然英格兰无法成为粮食出口国,人口也不可能大幅度增加。除了技术原因,一定还有制度优势。

    ??中世纪时,英格兰是土地保有制。也就是全国土地归国王所有。然後分封分封再分封,直到劳动者。从产权角度,其实是多位产权人。国王领主封臣骑士层层叠叠,拥有的土地越来越小,最终到了乾活的那个,被叫做农奴。

    ??同时还有一种敞田制,可以理解成公共区域。农夫们都能用来种地和放牧。总之乱的很。

    ??所谓圈地,指消除一片土地上的公共权力并成为自己私人占有的地产。所以,圈地从来就是个形容词。

    ??马修觉得,就是土地封建制变土地私有制。

    ??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无异於一场革命。虽然开始变革时间更早些,但都铎王朝无疑是关键点。所以亨利七必须是内外兼修大高手。所以亨利七废了拥有大量土地的大量旧贵族。所以亨利七是站在大多数英国人一边的。并最终奠定了英国这个边陲小国崛起的基础。

    ??是私有制导致主观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