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明末当宗室_第112章 魏忠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2章 魏忠贤 (第4/6页)

林党同流合污,联手压迫皇帝。

    至於在大内同样也是步步惊心,万历时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马荣在泰昌帝登基後就被赶出宫去了,如今权势最大的太监是司礼监秉笔并掌管东厂的王安。虽然王安还未正式接替司礼监成为掌印太监,可他实际上马荣走後掌印太监之位空缺,他现在也和掌印太监没什麽区别,所差的就是一个名头罢了。

    但天启很清楚,王安这个人不值得信任,自己父亲泰昌帝驾崩之时,王安私下就和文官勾结在了一起。

    把李选侍赶出乾清宫,王安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可不那麽光彩,而且天启还怀疑,在泰昌帝活着的时候,王安就已经和外臣有了勾结,要不然当初泰昌帝身子不好,自己这个皇长子闻讯赶去的时候居然还比文官晚了一步,如果宫内没有文官的眼线是根本做不到的,而这个眼线极大可能就是王安。不仅是王安,还有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也是如此。移宫案的发生除去王安作为文官的内应外,同样也有锦衣卫的影子在。

    司礼监、东厂、锦衣卫,这是皇帝对抗文官集团的利器,在大明开国後的几位皇帝,老朱和朱棣暂且不说,这两位是雄才大略的帝王,又是手握刀把子的马上皇帝,一言九鼎根本没人敢说不是。

    可等到了宣宗时期,司礼监开始产生,这个机构的产生主要是为了皇权的稳固。而之後,大明的政治逐渐形成了文官集团(内阁)、勳贵集团和司礼监三足鼎立的局面。

    等到明“堡”宗时期,土木堡一战,勳贵集团几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