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明末当宗室_第249章 突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9章 突变 (第2/6页)

组成结构,在没有现代化学基础的情况下只是不断进行尝试,这种尝试说白了就是一种反覆试错的过程。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不短,而且失败的可能性很大,要知道正确的道路只有一条,错误的路却有千万条,从那麽多的歧路中找出那条正确的道路来是需要时间的。

    哪怕姚家兄弟技艺高超,又精通火药配方和提纯制作,要在试错过程中找到最合适的配方也不容易。眼下能够有这样的成就已经很不错了,至少这一次拿出来的黄药配比比之前见过的要强不少,这样的进步已让人很满意了。

    既然底火有了初步进展,那麽接下来制造底火发射的火枪就有了基础。

    不过现在要研制出弹体、弹壳、底火一体的子弹是不可能的,先不说底火装置的性能是否可以达到要求,就说一体式子弹的制造就是个难题。

    眼下的冶金、锻造科技还处在初级阶段,别说子弹了,就连枪管的制造也需要人工进行钻孔打磨。朱慎锥倒是想过用其他办法来制造枪管,可尝试一次後就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以目前的技术而言根本就不可能,技术的上限要做到这一步还需要很长的研发时间,这不是几年数十年能够完成的。

    再说了,朱慎锥又不是专业人士,前世的时候他充其量也就是大学军训时摸过几次枪。工作後倒是在射击俱乐部打过几枪,可那种打枪连军训都不如,所有的枪械都是用铁链固定着的,射击只是上去动手指扣几下扳机罢了,别说拆开看了,就算拿在手里研究一下也不可能。

    能够让赵大弄出火枪来,朱慎锥已算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