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4章 从大明到蒙古 (第3/5页)
矿也不过不到两千斤罢了。工坊那边的炼铁效率後期会上升,按照朱慎锥的估计,哪怕达不到一天六千斤的数量,以一半计算也有三千斤。 三千斤生铁,生铁和铁矿原料大约比例是1:1.7-1.8的样子,这样计算至少需要近五千一百多斤铁矿石原料,这还没算上煤炭的需求数呢。如果继续炼成熟铁和钢,以十斤生铁出七斤熟铁的比例来计算,也就是产出二千一百斤熟铁,如果再锻炼成钢,这个比例还要下降许多。 这还是最基础的算法,随着後期工坊那边的产量持续提高,矿山这边的开采数额还要继续上升,没有足够的人力根本就满足不了。 矿山这边条件很差,开矿的人也都是蓬头土脸的模样。朱慎锥叮嘱了一番胡义生,让他注意开矿这边的环境和安全,在确保产量的同时做好安全措施,他自己本就是矿工出身,怎麽处理要比朱慎锥更为清楚。 另外,矿工的待遇什麽的也要上去,这可都是用人力来生产的,吃不好穿不暖,如何能好好乾活?朱慎锥可不是那些文官和士绅,必要的底线还是有的,再说了这些人以後都有大用,假如连两个矿都弄不好,何谈做其他事? 在赵屋岭停留了三日,朱慎锥这才离开。随後他又去了羊头山和李虎见了面,等从羊头山回到平阳的时候,第二支去草原的商队恰好准备出发,朱慎锥掐着时间赶到,再一次启程前往草原。五月上旬,朱慎锥的商队回到草原,这一次到了草原後发现草原上的气氛有些凝重,从东边传来的消息林丹汗和科尔沁的战争不尽人意,情况似乎有点不妙。 林丹汗这位蒙古的共主志大才疏,虽有统一草原的雄心,却无做成事的本领。其他的不说,就说他这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