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明末当宗室_第142章 余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2章 余辉 (第5/5页)


    天启觉得袁应泰就算不如熊廷弼,可维持辽东的优势应该不在话下。而且这位少年天子心中也存着一血前耻的想法,如果袁应泰真能够和後金碰一碰,赢上一两仗的话未尝不是好事,哪怕做不到这点,以大明雄厚的军事力量,通过战争削弱後金的实力也是好的。

    但现在看来孙承宗的判断才是对的,袁应泰根本就没熊廷弼的能力,他虽然不是庸官,在民政上袁应泰或许是个能臣,对於军事方面也颇有见解,可袁应泰过高的估计自己,也对战争的残酷过於轻视,此战惨败,其主要责任就在主帅袁应泰本人。

    尤其是袁应泰在辽东不听劝阻,招纳逃人,包括蒙古人和辽东的汉人入军的举动更是埋下了战败的隐患。正是因为这个举动,使得辽东开战後没多久,这些原本被袁应泰寄予厚望的部队直接就反了水,跳反投靠到後金那边去了。

    道理很简单,因为在袁应泰招纳的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是努尔哈赤派来的探子、jianian细,明军这边的一举一动全在努尔哈赤的掌控之中。战争打响,这些人瞬间就反了水,让袁应泰的精心布置成了千疮百孔的摆设,就连辽阳、沈阳等城的陷落,包括浑河之战白杆军和戚家军被大炮猛轰从而覆灭的惨状,也是出於这个缘故。

    袁应泰已经死了,据说还死的很是惨烈,城破时他配剑、印自缢而死,其妻弟姚居秀也跟着自杀。仆人唐世明抚着袁应泰的屍体大哭,放火烧楼而死。

    这样的死法可称得上“忠节”,但在天启看来,袁应泰死不足惜!他死也罢了,可是在辽东的这场惨败又怎麽收场?白杆军和戚家军的覆灭如何挽回?还有丢失的领土城池,无数阵亡的将士,难道这些不都是袁应泰之过麽?

    (本章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