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吉皇贵妃录_第170章 1堂和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0章 1堂和气 (第3/4页)

柔,为人却不迂腐,做起事来也是极灵活的,懂得机变圆通,满朝上下都对他交口称赞。

    胤禛还记得,小时候听皇阿玛说过的趣事——康熙朝的大学士,汉臣张英的老家在安徽桐城,有一年,张家的老家人和领居家为了盖房子,

    争地皮,闹得鸡飞狗跳,吵得不可开交。结果老家人一怒之下,就写了一封信,直接告状寄给了在朝廷里做大学士的张英——也就是张廷玉的父亲,要张英以大学士的高官身份为他们撑腰。

    大学士张英读了这封老家家书後,二话没多说,只回复了一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

    老家人收到张英的信以後,虽然不大乐意,还是按照他的意思——主动让出了三尺地皮。

    结果邻居很是愧疚,也让出了三尺地。

    如此一来,邻里和睦,重归於好,两家的屋宅中间还空出了六尺宽的一条路,成为了“六尺巷”,一时传为美谈。

    想想,这样一位父亲教出的儿子张廷玉,会是什麽脾性呢?

    所以啊,像张廷玉这麽一个温文尔雅,颇有君子风的人儿,都能被鄂尔泰激得脸红脖子粗,当堂争辩了起来,而且还不止一次!可见鄂尔泰……

    胤禛想到这儿,就无奈地拍了拍额头:头疼得很!

    不多时,人一个个地来了——大学士张廷玉、鄂尔泰、领侍卫内大臣马兰泰、兵部尚书性桂。

    虽说军需房大臣的任用,主要取决於同皇帝的私人关系,不讲出身,惟用亲信。但能爬到皇帝身边,被皇帝当亲信用的,哪个又不是已经站稳脚跟的股肱之臣?

    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