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章 三元及第!(来了!求票哈!) (第8/9页)
??宋初承袭了五代以来的规则,但自太平兴国二年开始,进士、诸科及第、出身者可以不经关试皆释褐授官。 ??按照惯例,第一、第二等进士并九经授将作监丞、大理评事,通判诸州。 ??同出身进士及诸科,并送吏部,免选优等注拟初资职事、判司簿尉。 ??有宋一代,科举选拔出来的官员还是比较讲究实乾的,大多数新进士都会被外放做官。 ??考得比较差的可能会去当知县; ??考得比较好的,可以当知州判官。 ??朝廷按照惯例授官,第二、第三人授大理评事,并为诸州通判; ??第四、第五人授秘书省校书郎、签书两使判官厅公事; ??第六名以下第一甲授两使职官。第二甲授初等职官。 ??第三、第四甲授判司簿尉。第五甲守选,待授官。 ??然而有一个人却是例外,便是新科状元郎章衡,直接授将作监丞。 ??看着与众不同,但其实也算是惯例了。 ??太祖开宝六年,创立殿试制度,进士及第所授官阶有所提高。 ??既然是有例可循,便不算破格。 ??赵祯做事历来谨慎,说他胆小也可以,但作为一个帝皇,能够做到这种程度,也算是好事。 ??如果当真不顾一切破格授官,那反而对章衡不利。 ??以前不是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乾德五年三月,门下省直接将进士开封李肃拟保顺军节度掌书记的授官驳回,因为不符合《少尹幕职州县官参选条件》的规定。 ??如果赵祯对章衡破格授官,先不说宰相那边能不能通过,即便是通过,也会引起不满,这对原本就年幼的章衡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