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9章 审阅科举考卷 (第3/4页)
这说明什麽?这说明咱们当今圣上才是最聪明的那个人啊。,出的题目难倒了无数官员士子! ??但是,长安对此感到高兴,那些参加会试的考子就不这麽认为了。 ??他们原以为是自己的才智不足才想不出答案,没想到,在会试後与同伴集思广益的探讨会上,他们仍旧无法得出一个一致的答案,这只能说明一件事,这次会试的乙卷,难度偏高,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偏高! ??这样的话,那麽他们岂不是都要落榜? ??於是乎,那些坚持答题乙卷的考子们,联合起来到礼部抗议,让负责统领六部的尚书令魏征哭笑不得,只能让杜如晦亲自出面给出解释。 ??因为往年的会试,评分标准大致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两类,所谓的分数,其实批卷官的主观占到极大的比重。 ??打个比方说,一篇士子的文章,倘若那名士子的字体或者遣词用语让批卷官不爽,後者总能在文章中找到一些漏洞,判你一个低分。 ??正因为这样,某些聪颖或者狡猾的考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即颂德国家、颂德天子、颂德朝廷,说白了就是一个劲地在文章里拍马屁。 ??遇到这种文章,批卷官就不好随意扣分了——人家颂德国家、颂德天子,明摆着是个忠孝之人,你给一个低分,你还想不想混了? ??然而,这就导致会试场上的文章十篇有九篇是毫无营养的马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