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0章 千里江山图 (第2/8页)
若宋军能一举击败大辽王朝,收复燕云十六州,金国必不敢欺赵宋王朝。 接下来,赵佶就可以挟大胜之威,或剿、或招安,解决四寇。 可那时,赵佶陷入了一个荒谬的逻辑漩涡,他认为收复燕云十六州需得金人首肯。 这无异於与虎谋皮。 最终,赵宋王朝的军事行动在燕云之地遭遇挫败,外交谈判亦处处受制。 这里赵佶难辞其咎。 若当时赵佶能摒弃幻想,全力攻打已遭金人重创的辽国,或许能趁虚而入,收复燕云十六州。 如此,赵佶就不是一个失败者,而是一个胜利者。 那样,宋军精锐得以保全,金国未必敢南下,四寇也有望解决。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赵佶的犹豫不决,加之江鸿飞的狡黠算计,最终导致了赵宋的覆灭。 燕云之地,非但未成赵宋之屏障,反成其坟墓之门。 江鸿飞果断夺取燕云十六州了之後,关门打狗,赵宋王朝在历史的洪流中渐行渐远。 在历史上,赵佶的名字常与燕云十六州的收复失败紧密相连,被後世尤其是元朝史官在《宋史》中刻薄地评价为“诸事皆能,唯不能为君”。 这一论断,如同沉重的枷锁,长久地束缚着赵佶的形象。 加之《水浒传》、《金瓶梅》等明代文学作品的渲染。 赵佶更被描绘成昏庸无道、荒yin无度的君主,其身边重臣也尽数为jianian佞之徒。 然而,历史真相往往更为复杂。 赵佶决定收复燕云十六州,实则是基於战略考量的勇敢之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