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锦簿_第122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章 (第2/7页)

毕竟还是个未知数。毕竟自己腰包里头掏出去的钱可不算少,若是没能剿匪成功,这点钱可就算是打了水漂了。

    这王启东倒是个例外,满面春风笑得得意洋洋。

    林翼倒是谈笑风生,让文台当提调,自己也不客气,不断招呼夥计上着好酒好菜。

    酒是本地特产的西凤酒,产於凤翔,故此得名,凤翔就是唐玄宗避安史之乱,暂以此为都的“西京”所在。同盛祥财大气粗,把当地产高粱的柳林镇上最好的酒窖都包了下来,号称要喝最醇的西凤酒,非到同盛祥不可。

    贺明府倒也不怕花钱,左右这银子也不是自己掏的,用一百两银子买下来一坛三十二年的陈酿,来表示自己敬客之诚。果然,泥封一启,真个是闻香十里,连楼外过往的行人都直抽鼻子。

    “这是本店收存最久的一坛酒了。”跑堂的夥计无不嘴皮子利索,越是大饭庄越要雇能说会道的夥计来拉住顾客,贺明府并未着官服,一桌的人都是标便衣常服装扮,故而夥计并没有将贺明府认出来,此时见贺明府是豪客,夥计打叠精神伺候着,一边给众人斟酒,一边嘴上不停夸着西凤酒的好处。

    “西凤酒陈酿有陈酿的醇,新酿有新酿的香,滋味不同各有妙处。几位老客,您要是喝了老酒还想尝尝新酒,也要到我同盛祥来,实不相瞒,如今这青州城中,也只有我们家才有新酿的西凤酒。”

    “这我可不信了。”文台抢着道,“老酒还罢了,新酒人人能酿,凭什麽只有你家有?”

    夥计早就料到有此一问,不慌不忙道:“人人能酿那是往年,今年可不同了,粮食都大多被收购用作军粮,没了高粱怎麽做酒?”

    这夥计话说得婉转,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