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98.第391章 察举之必要 (第8/8页)
打生打死数十年,最後决出胜者。 ??别提现在还有这麽多家学派,要是单独以某家之言去出考试题目,那其他学派的子弟恐怕会生出怨言,甚至以那家占了便宜的学派,内部各种派系亦会是给出五花八门的回答,根本没有标准答案。 ??想要解决,除非强迫别家子弟改换门庭,再以一家之言作为考题,这样勉强可以解决考题上问题。 ??但是解决考题,强制统一思想,或许只需要二三十年,使得天下读书人增长,要花费的功夫可能需要上百年。 ??而在这段时间内,能够读书的无非又是原先的功臣派子弟,於是走回了之前的老路,让原本失势的那些权贵又重新起复,而且经历过失势的阶段,恐怕他们会对“书籍”这一起势的依靠,把控得更加严格,不利於知识的传播。 ??这不是刘彻所希望见到的情况。 ??故而陈洛最终的选择,还是原本历史上的这一阶段的察举制。 ??它的确是最符合大汉现状的选官制度。 ??“那朕出题的标准,这些地方上的贤才并不了解,那又该如何?”刘彻问询,考虑得相当周全。 ??揉了揉下巴,陈洛应声,给出解决的办法,“在考核开始之前,可以安排这些人在某处地方集中统一学习,并且提前检验一番他们的学识水平,再让陛下考核。 ??比方察举时间定在每年二月,而这些贤才则在四月前赶到长安,学习三、五个月,然後陛下则在九月份对他们进行考察。”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