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机南北朝_第193章 孙十万和授兵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3章 孙十万和授兵制 (第7/7页)

争先,因为只要讨伐了山越就能获得军功和更多私兵,自己的地位就更稳固。

    但是在对外作战,一塌糊涂,将领作战的时候都更保存自己的私兵,不愿意为国家消耗自己的实力,这才有了孙十万合肥之败。

    其实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上,西魏的八柱国制度,也是这种“授兵制”的翻版。

    而在西魏对北齐的邙山之战中,在先取胜获得巨大优势後,宇文泰本部刚刚露出劣势,其余的柱国大将军就立刻开始赛跑大赛,争先恐後抛下友军逃回关中。

    这其中自然有军事因素,但是更重要的就是西魏的柱国大将军制度,也是一种授兵制度,独孤信和李虎这样的柱国大将军,更愿意保存自己的实力,而不是为宇文泰拚命。

    因此,苏泽的授兵制,授予的只是预备役的补充兵员,也剥夺了赋税收入。

    但权力与义务也是相等的,日後这些士兵参军的武器装备和後勤补给,也都是官府提供,而不用慕容绍宗私人出钱。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这也是苏泽目前用来调动麾下将领积极性最好的办法。

    慕容绍宗平日里也经常会来这些村子巡视,毕竟这里的良家子都是日後自己的兵,解决他们的问题,日後在战场上他们也会更加拚命。

    根据之前的功绩,苏泽给侯景“授兵”二百,合计四个村,都赐姓侯。

    慕容绍宗、李存真、王惠、杨宗甲、孙大眼各“授兵”一百,合计两个村,都赐各姓。

    就在苏泽巡视乡村的时候,凉州刺史元彧的使者赶到敦煌,迫切的要求见苏泽。

    只能说制度没有万世法,军镇制度在设立初期也都是好的,变成六镇这个样子,只能说前人过分相信了後人智慧。

    (本章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