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6章 笏板本纪 (第4/6页)
迹、配偶、子女等),少数列传则记载的国内外少数民族君主统治的历史。” “原来是这样” “学到了学到了,感谢大佬” “来人,给大佬一张吐鲁番挂票带走” 老顽童:........老夫有一万句妈卖批不值当讲不当讲。 曹七七笑而不语,这群沙雕还真是欢乐多。 转身漫步来到文臣石雕近前。 这尊文臣头戴梁冠帽,目光平视,身披长袍大袖罗裳,袖口垂落脚边,腰束玉带,手持笏板举於胸前,脚踏深履,鞋子大半没於裙袍之下。即使有衣袖遮挡,但袍服上图案清晰可见。 “为什麽这个人要拿一块木板呢?影视剧中好像上朝的时候大臣都有,每人举一块” 人们对文臣手中的笏板好奇不已。 “这是笏板” 曹七七说到: “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朝笏在秦汉之前就已出现,当时要以玉作为制作材料,称之为“圭”。是中国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 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毕竟有的大臣六七十还在996也是蛮辛苦的,这个年纪记忆力减退容易健忘,万一见到皇帝做日报汇报的时候忘了,那多尴尬。” 曹七七打趣到: 笏板,读(hù bǎn),此物件虽然不大,但却很贵重,这是由它的质地决定的。笏分别用玉、像芽或竹制成。最早出现的年代应在春秋以前,史学家认为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