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盗墓被直播了_第94章 汤沐之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4章 汤沐之资 (第4/6页)

吧,你们之前就是划水了”

    曹七七气呼呼道:

    “汤沐之资,汤沐源於:汤沐邑”

    “汤沐邑”这个词语源於周代的制度,是指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赐以王畿以内的、供住宿和斋戒沐浴的封邑。後指国君、皇后、公主等受封者收取赋税的私邑。而贵族受封的汤沐邑,则是一种食邑制度。

    《史记·平准书》:“自天子以至於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

    唐·杨炯《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母常山公主,河东有汤沐邑,因家焉。”清·龚自珍《答人问关内侯书》:“其人揖让乎汉天子之朝,其汤沐邑之入,稍稍厚乎汉相公卿。”亦省作“汤邑”。

    秦汉以前,卿、大夫在食邑内享有统治权利并对诸侯承担义务。

    秦汉推行郡县制,承受封者在其封邑内渐无统治权利,食禄已改为以征敛封邑内民户赋税。食邑随爵位黜升而损益,可以世袭。

    从官员等第上说,如果一个县成为汤沐邑,官员的级别可能会有变化,举例来说:东汉桓帝时以汝南郡阳安封给女儿为汤沐邑,於是该邑长称令,公主死後,阳安令复降为阳安长。令的级别略高於长,见《後汉书·孝桓帝纪》。

    所以,汤沐之姿,意为从自己的赋税等收益之中拿出的钱,也可以说理解是自己家的私房钱。

    “原来是这个意思”

    众人恍然大悟。

    “这古人就喜欢整这些文绉绉的名堂,搞得老夫这个博士还以为自己是个文盲”

    “术业有专攻,仅此而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