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章 论法 (第2/4页)
,把‘法’作为君主治理天下的手段,以‘法’来约束百姓的行为。法家强调缘法而治、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於法。” 见江月棠微微皱眉,上官澈忙关切地问:“怎麽啦?” 小家夥是因为听到法家思想时忽然想起自己以前从他人口中听闻过的一种酷刑,不由得不寒而栗,眉头便皱了起来。 她微笑着摇头道:“没什麽,老师继续讲吧。” 上官澈便继续道:“法家的思想起源於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他大胆变革,严肃法纪,尤其注重赏罚的作用,他的改革帮助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被誉为‘法家先驱’。到战国时,李悝、商鞅、慎到和申不害等人将之大力发展,法家思想便逐渐形成了一个学派。战国末时,韩非把他们的学说加以综合,使法家思想得以集大成。” “法家认为人皆好利避害,又追求感/官/欲/望的满足,需要加以约束才能维持社会安定,故用法来‘定分止争’、‘兴功惧暴’。‘定分止争’指明确物品的所有权,以免相争;‘兴功惧暴’指鼓励人们立功,以使不法之徒感到畏惧。听得懂吗?” “懂。”小家夥忙说。 上官澈接着道:“法家前期有三派,其中商鞅重‘法’,慎道重‘势’,申不害重‘术’。” “战国政治家商鞅曾通过‘变法’而使秦国成为富强之国,他改法为律,制定了秦律,严惩私斗,明令军法,奖励军功。在他的大力推行下,百姓们认识到了法的威力。” “战国着名学者慎到是从道家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