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十九. 还传位与之 (第4/5页)
仇飞满面怒色说道:“你若再影射当今圣上,吾必立马治你死罪!” 清心子不敢分辨,继续说了起来。 那麽也就是说,鲧、共工、三苗和驩兜四人被治罪的真正原因,极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支持尧的儿子丹朱,反对舜继位。也只有这样,一切才能说得通。 尽管鲧采用“堵”的方式治水未能成功,但也不是毫无效果。至少,比什麽都不做要强。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步积累了经验并开始反思。就在这个时候,尽管名义上的领袖还是尧,但舜已经掌握了实际权力,双方力量争斗的结果,是将鲧流放。 而此时,鲧已经料到自己的结局。於是,他就将自己对於治水的一些思路告诉了儿子禹。舜正式登上大位之後,派人去杀了鲧。但是,水患仍在,而且不得不派人去治理。有能力治水的人并不多。除了已经被杀的鲧之外,也就算水神共工了。但共工也被判了罪,共工之子後土自然不肯去接手。 就在这时,鲧的儿子禹就同意了担当此任。事实上,禹对杀父之仇并非没有怨恨,相反发誓要报仇。他所采取的方式就是暂时隐忍,“三过家门而不入”,通过十三年的艰苦努力,彻底解决了水患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在民间得到极高的声望之外,还在朝中有了自己的一帮势力。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皋陶。皋陶不仅在朝中主管司法,更是东夷族的首领。可以说,是妥妥的实力派。 禹与皋陶达成了协议,由皋陶扶持禹上位,将来这个位置传给皋陶。於是在皋陶的支持下,禹顺利即位,并对众人明示,将来会将位置传给皋陶。但禹并未传位给皋陶,其原因是在禹上位後的第二年,皋陶便一命呜呼了。其中原因,就颇有点令人寻味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