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36.第136章 仁德书院 (第6/6页)
院也绝对不会限制学子的去向。 ??但仁德书院推荐就业,这很合理吧? ??再者,秉承“尊师重道”之意,身为弟子你敢忤逆老师? ??老师让你在刘玄德麾下效力,伱敢去投靠曹孟德? ??随着蔡邕亲自向世人介绍“仁德书院”,且言明将上万卷书籍尽数捐献於“仁德书院”,书院学子尽皆可随意翻阅之後,在场的学子们几乎沸腾了。 ??而当蔡邕言及“仁德书院”所秉承的乃是先贤“有教无类”之观念,不论贫富,不论出身,只要符合书院的考察便可入学。 ??且蔡邕担任山长,“水镜先生”司马徽担任副山长之余,甚至还获得了大儒郑玄的支持,派遣弟子孙乾前来祝贺之,言及郑玄他日亦定当至书院教授学子。 ??一时间,众多士子们大多已然激动得不能自己。 ??对於这个时代的士子们而言,知识是有价的,是存在门槛的,是被各大世家、名士所把持着的。 ??对於普通的寒门士子而言,就算是想学,往往都难寻门路。 ??故以,众多士子才会选择出门游学,除了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之意,为的更多的是与不同士子相互交流学识,提高自己。 ??而如今,蔡邕所当众宣布的这一消息在众多士子,尤其是寒门士子耳中,完全不亚於是一道惊雷。 ??这就好比,清北融合,且宣布全国学子分数线全部与北平一致。 ??霎时间,不少寒门士子激动得不顾形象地欢呼了起来,甚至老泪纵横。 ??唯有身为颍川名士的郭图以及不少颍川世家出身的士子,脸色一下子难看了起来……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