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16世纪英格兰_第47章 狗日的粮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章 狗日的粮食 (第4/6页)

?不过这只是设想。比如烘乾,他准备跟铸造厂的炉子结合一下。省得热量白白浪费。史密斯认为,只要做好防尘,弄个密封箱子,留个气孔,在炉子上方弄个架子,一点都不复杂。

    ??既然是设想,那些收来的粮食就不可能都留着,最後都弄到什麽地方去了?首先就是普利茅斯港口货场,正好又人口大涨。

    ??然後就是……法国。

    ??所以这个黑心资本家确实在通敌了?

    ??不过法国太近。乾这事的人不少。汉萨同盟主要业务也是贩卖粮食,会把北欧东欧的粮食运来挣差价,赚的更多。

    ??会计们也会运到伊比利亚地方,那里的啤酒利润也比较可观。航海业发达地方,食水需求更高。

    ??实际上,如果不是地中海海盗太多,马修甚至考虑过卖给北非的穆斯林。

    ??这样做的後果是什麽?最直接的,就是英伦三岛民间存粮极少。

    ??有记载,某庄园某时间段的帐本里,只有两年提到过去年余粮。有余粮年份只有2%。

    ??但这不能怪马修,他现在才几条船?

    ??最大的罪魁祸首估计谁也想不到,那就是用货币交税的制度。

    ??因为农夫们必须把几乎所有的剩余粮食卖掉,才有可能完税。

    ??首先,有一半的农夫拥有的土地在10英亩以下。据马修的测算,这个数字是个临界点。越低於这个面积,生活会变得越艰难。

    ??这就要涉及到亩产了。有记载,16世纪初英格兰平均亩产大约是120磅上下。也就是55公斤左右。

    ??10英亩就是60亩出头。但这面积不可能都用来种粮~这时英格兰农夫多数用的是二分法。种一半,另一半休耕。也有少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