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16世纪英格兰_第47章 狗日的粮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章 狗日的粮食 (第5/6页)

地方用三分法,就像马修的农牧业计划,但他们可没有那麽多牛羊,土地也不可能有180英亩。这种生产方式其实更适合庄园主们。

    ??还有林木居住养牛之类。都需要面积。

    ??不过就算是一家五口两大人三孩子种30亩。平均收入粮食也不过1650公斤。

    ??为何是一家五口?因为低於这个数字,人口不可能增长。16世纪,英格兰人口增加迅速。一改之前几百年人口低迷和减少的状况。

    ??另外有个常识~可能只有某东方大国的农夫们会精耕细作这种顶级技能,在亩产上,可谓吊打全世界2000年。55公斤是春秋战国时的级别。

    ??按照一家五口每人每月30斤。起码得留下900公斤粮食。少於这个数字,十有八九吃不饱。这个时代副食品是非常匮乏的。当然,如果有低龄儿童,这个数字会更少一些。

    ??然後留下235公斤作为种子粮。剩下515公斤粮食卖掉以负担税负与其他开支。

    ??有存粮麽?不可能的。

    ??扯这麽多粮食问题,首先就是因为通敌指控,更是因为英国在後来战争中,还要花费巨资从国外购买粮食。

    ??农夫地主们的多余粮食,都卖给谁了?

    ??马修忽然觉得,这太有意思了。他可没能力把英格兰的余粮买空。

    ??所以真相是,尽管有圈地运动,英国在16世纪後两百年一直是个粮食出口国。

    ??有记载,这个时期,英国平均每个港口出口粮食90吨。50年後,平均300吨。趋势是越来越多。

    ??在圈地越来越严重,人口急速增长的同时,英国居然成为欧洲粮仓?这让马修想起另一个某东方大国。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