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十一(六)共忆博大乡土社会 还原传统衣食工序 (第8/10页)
那红苕蔓子也不好处理,连着跟毯子似的,有虫子不回去还不好铡……”老马想起过去种红苕的经历,摇头叫苦。 “红苕到屋里後更麻烦!”兴邦完轻轻一笑。 桂英接着:“这个我有点印象。我记得十月份把红苕拉回来以後,要是做粉条先把红苕挑拣一遍,然後洗乾净,用擦子擦成片,再一片一片地搁打麦场上晒乾。晒乾後将红苕片磨成粉,用浆布加水过滤,卖大颗粒,等浆布里的水部滴完以後……後头我不知道了!” 老马听桂英得戛然而止,轻轻一笑,接过话茬:“晒嘛!把粉晒乾,晒成大块头、大疙瘩,打碎了就成粉面了!做粉条的话,把红苕粉放锅里煮,煮成浆糊,再用专门的漏子漏成丝丝,最後把粉丝挂起来晒乾。弄成凉粉吃还方便一点,弄粉条子最烦人!从咱自家不做粉条以後,我几乎再没怎吃过好的粉条了!屯里现在彻底没人做了,厂子里机器在压,一压压几吨几吨的。” “粉条这麽麻烦啊!”仔仔如梦初醒一般。 “那可不!架不住好吃呀!现在一到席上,爷爷见着粉条总是多夹两筷子!”老马完嘿嘿一笑。 “仔仔,你喜欢吃椒盐味儿的东西,你知道为啥?”桂英笑问儿子。 “为啥?”仔仔虔诚询问。 “这一点你是跟了我的口味!妈跟你舅以前吃饭,没有酱油哇、耗油啊、味精啊这些调料,只油、盐和花椒、辣椒。花椒叶还好弄,花椒面很难做。秋在满是刺的花椒树上把花椒摘了以後,晒乾、敲打,打到红壳和黑籽分开,然後把花椒壳用磨子手工磨成细粉,这才弄出一点点花椒面来!炒菜做面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