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 (第22/44页)
、蜈蚣rou脯、芦服鮓等。宫廷中则有“红虯脯”,《杜阳杂编》载曰:“红虯脯,非虯也,但贮於盘中,缕 如红丝,高一尺,以 抑之,无三、四分,撤即复故”;官府名脯则有“赤明香”,《烧尾宴》中有“同心生结脯”等。 ??炙品,仍是隋唐民间食用最多的肴馔,当时用来“行炙”的有牛、马、驴、羊、鹿、鹅、蛙、鱼、蚝、蚌蛤、蝤蛴、大貊、茄子等;且灸法比前代更为讲究,《隋书·王劭传》载曰:“今灸rou用石炭,柴火、竹火、草火、麻核火,气味各不同。”可见,已注意炙时燃料的选择。炙品名肴则有官宦之家的“驼峰炙” 《酉阳杂俎》前集卷七。,韦巨源烧尾宴上的“升平炙”《清异录》卷下,引《烧尾宴食帐》。和懿宗赐同昌公主的“消灵炙”《杜阳杂编》。等。 ??隋唐时期食脍依然成风。此时的脍,有鲜脍也有乾脍。皮日休的诗句“唯有故人怜未替,欲封乾脍寄终南”,即指乾脍。据《大业拾遗记》记载隋时吴郡曾贡松江鲈鱼乾脍於隋炀帝,以鱠香柔花叶配乾脍,即“所谓金齑玉鱠,东南之佳味也。”鲜脍重在刀工,《酉阳杂俎》记有作脍场景曰:“南孝廉者,善斫鱠。 縠薄丝缕,轻可吹起,cao刀响捷,若合节奏。”当时着名脍品有隋朝的“飞鸾脍”、“天孙脍”谢讽:《食经》。,唐代的“丁子香淋脍”《清异录》卷下,引《烧尾宴食帐》。等。 ??羹臛,当时常见的羹有羊羹、鱼羹、虾羹、榆叶羹、荠菜羹、香芹羹、蛤蜊羹、鳜鱼臛等;着名羹品则有江南的蓴根羹,宫廷名菜月儿羹、甘露羹、蹄羹、驼蹄羹,岭南名馔猴头羹、不乃羹等。唐玄宗召征李白,曾“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李阳冰:《唐李翰林草堂集序》。;民间新嫁娘要“三日入厨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